为进一步加深师范生对教材教法的理解,传授职业感悟,指引职业发展方向,4月8日,淮阴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邀请宿迁市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泗阳县教师发展中心师资发展科科长葛卫国老师来校举办“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教材解读能力的实践探索”师范生素质能力专场报告。

图为师范生素质能力专场报告现场。记者 唐旺 摄
报告会上,葛卫国老师用传统认知的数学教育学的“三论”引出了最现实的两个问题,即“什么是数学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何为数学教学的关键?”,引发大家思考。接着他分别从核心素养与初中数学教育、深度解读教材的重要性、初中数学教材的特点、深度解读教材的方法、深度解读教材的实践案例、深度解读教材的反思这六个方面展开论述。他指出,2022年国家颁布新一轮课程标准,2024年秋季七年级启用新教材标志着数学教育进入新阶段:高中阶段聚焦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六大核心素养;初中教育则着重培养思维品质、应用能力与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需掌握几何画板等技术工具,践行张奠宙教授提出的“四个理解”理论,即从教学、教材、学生、技术四维度重构课堂。此外,葛卫国老师还对初中数学教材的解读进行了反思,他指出解读教材可以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但要注意深度,广度,并加强自身素养等。

图为师范生素质能力专场报告现场。记者 唐旺 摄

图为师范生素质能力专场报告现场。记者 唐旺 摄
最后,葛卫国老师呼吁同学们要全面发展,打好专业基础,增长自身才干,加强对教学和教材的理解,做到理解并欣赏学生。教材解读需平衡深度与广度,避免陷入技术依赖陷阱,教学应立足数学品质塑造,而非单纯知识传授。
会后,不少同学向老师请教问题,共同探讨本次专题报告会中的疑难点,葛卫国老师一一仔细耐心地为同学们解答,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教师职业的兴趣和热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本次师范生素质能力专场报告会为在校师范生们提供了理论指引与实践范式,不仅使同学们了解到近几年国家对于教育的政策改革的方向,还深度解读了中学教材,提供了实践案例,使同学们对如何合理解读教材有了大致的理解,从而为同学们以后踏上教师岗位打好了基础。
主讲人简介:葛卫国,副高级教师,宿迁市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泗阳县教师发展中心师资发展科科长。主持并参研多项省市级课题。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多次开设讲座,执教省市级示范课。